0351-4080661
中鋁網(wǎng)訊:中國鋁業(yè)[-1.47% 資金 研報]山西分公司重要的110千伏線路有兩條,全長24公里,擔(dān)負著氧化鋁生產(chǎn)供電任務(wù),是名副其實的生產(chǎn)主動脈。
每年的春檢和秋檢是中國鋁業(yè)山西分公司水電分廠的一項重要工作。近日,水電分廠33名電氣隊員兵分數(shù)路,從清洗、排查到更換,利用兩天時間對這兩條主動脈進行了全方位的檢修和維護。
水電分廠綜合車間一次班作為承擔(dān)此次任務(wù)的主體力量,主要是對高壓塔上的合成絕緣子進行更換。這項任務(wù)交給了六七個平均年齡35歲左右的復(fù)轉(zhuǎn)軍人。高空、帶電、體力消耗大,考驗著每名檢修人員心理承受能力。檢修人員雙手抓住塔身上的角鋼,雙腳踩在只有拇指粗細的腳釘上,一百多斤的重力全部壓向了腳心。“剛開始上塔那會兒,背上30 米長的繩索,塔越高繩子就顯得越重,每次都要休息兩三回才能到達指定位置。”劉偉回憶初次上塔檢修時的感受。
到達指定位置后,三名檢修人員來不及休息,便開始了對合成絕緣子的更換。因為塔身由角鋼做成,人站在上面都很困難,再加上春季風(fēng)大,更換長達1.2 米的合成絕緣子異常艱難。最困難的是拆除中間第二根導(dǎo)線的絕緣子。人站在高空中,腳只能踩到角鋼的一半,一邊扶著葫蘆繩,一邊拆除銷子,遠遠看去,就像“蜘蛛俠”攀援在高空鐵塔之上。
十五分鐘的時間里,檢修人員的雙腳需要不停地變換方位。“剛開始,體力還可以承受,但檢修一天下來,一直保持這個姿勢,腿都打哆嗦。”剛剛從高壓塔上下來的張青民說。“咱們一般人爬六層樓都氣喘吁吁的,檢修人員徒手爬上28米高的高壓塔就像跑完五公里一樣。而每次春檢和秋檢時,每名檢修人員都需要爬十二三個這樣的高壓塔。”水電分廠綜合車間黨支部書記李跟學(xué)介紹道。
春季是鳥類筑窩的時期,對于電力守護者而言,“掏鳥窩”成為他們的一項特殊工作。從事檢修工作十多年的劉偉說:“要從高壓塔上拆鳥窩是很復(fù)雜的,我們要把拆下來的每一根樹枝和鐵絲小心翼翼地從另外一邊扔下去,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另一側(cè)用電線路的跳閘。”因為是同塔架設(shè),一邊是停電檢修的線路,另一邊就是帶電的高壓線路,鳥窩有時候搭在兩條線路中間,拆除的危險性可想而知。
搶時間趕進度,吃飯時間也是一拖再拖,每天都要等到下午兩點半,他們才能吃上中午飯。兩天時間里,水電分廠綜合車間春檢人員通力合作,保質(zhì)保量完成了春檢任務(wù)。(中鋁網(wǎng)新聞中心)